close

100.2.17-218相機初購 088  

你聽到了嗎?這是你最熟悉的,麥克風和群眾聲音的混合痙攣。你的國家
至上主義、你的終極關懷,你說:「我們至深的存在感是根植在與人類血
肉相連的共體經驗中。」你刀削的髮絲刺進雙目,「除了擁抱群眾外,我
感覺不到沸騰的愛,虛風,那我會空得如你所追逐的純淨孤獨。」我漠然
,神情鄙視。從不懂擁抱群眾怎會產生沸騰的愛,而純淨孤獨也絕不如你
說是空的。但你喊我虛風時,短而輕促,彷彿就有我要的純淨。(83)

「雖然想拯救人類,或至少希望以某種手段對他們有所幫助,但一方面卻
又感覺到對此完全無能為力的時候。我可要說,由於我們深深體會了人類
的苦惱,在我們心中,對人類的愛反而變成對人類的恨了。」(152)

杜斯妥也夫斯基說:「『無能為力』就像一面石壁,當然,不能以自己的
頭去撞石壁,我不會有這種力量,而我也絕不會只因那是石壁,就一點都
沒有破壞它的力量。」(160)

《寂寞的群眾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

記得小六時上過作文班,那個曾經出過少年小說的老師,一次在巨大的建
築陰影中,突然說起。他看六四天安門的報導,一群又一群的學生絕食絕
水五十個小時,潦落昏厥,一一倒下。而此時共產黨政府竟為驅離學運人
潮開來坦克,將那些未及逃離的學生輾平成肉醬。然後,他胖大的身軀沉
默下來,竟開始掉下眼淚。

 

我不明白為何他要跟一群十二歲以下的小孩講述那些(早在我們未出世,
就已抹成歷史的巨大缺口?),他的孩子被歷史的坦克中被輾斃嗎?或者
他忽然想及我們無法臆測的神祕身世?在我可揣度的童年想像中,那些學生
的肉身或如駱以軍《遣悲懷》中所悲傷戲謔的,被壓成了一張張印度Q餅?
筒仔米糕?淋辣醬的蚵仔煎?那些在一團紅光籠罩中的群眾臉孔,一一模
糊成數據,模糊為不可點清的吶喊聲響。

 

燁的《頤和園》處理的抑是,在那些被強制輾平的聲音以外,倖存下來、
而獨自存活於吶喊,而吋吋老去的群眾。傷害來自坦克的堅硬,也來自對生
的柔軟。邱妙津在這本小說中,已顯現她在自然分配到的抽象名詞外,欲
突破、而不惜竭盡性命追求的「與人的聯繫」。她設立了一個團體,一個
更大世代暗喻的群眾,自我否定、自我驗證。此實以大喻小,似傾城傾國
尋找一個價值的定位:冷漠與愛。而追尋的實是自身的聲音,在一片寂寞
群眾中漸漸死去、而是否有其價值?更甚者,此一價值是否值得追尋?

寂寞的群眾裡反映的是寂寞的邱妙津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柏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